记者 朱晓冬 通讯员 赵伊丽
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大堰镇谢界山村采访。谢界山位于大堰镇南端,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。该村由上陆家、外新屋、里新屋等10个自然村组成,全村面积4.8平方公里,村办公地址设在外新屋自然村。谢界山整个村庄挨着横山水库,四面群山环抱,一条小溪穿村而过,四周群山郁郁葱葱,村溪流水淙淙,远处山峰秀美,如同大自然泼墨画就的一幅山水画。从村北的山顶往下眺望,长达3公里的溪口岩头至大堰南溪公路,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夹江至寒风岭之间,然后从几个自然村中间蜿蜒穿过。
谢界山村有农户267户、在册人口787人,但常住人口只有150人左右,而且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,是典型的“人空、房空、产业空”的山区空心村。据陪同采访的村党支部书记陆宝法介绍,谢界山处于横山水库保护区,没有工业企业,生态优越,但由于人口少、经济落后,对乡村振兴带来了难度,这也成了陆宝法和其他村干部的“心病”。
今年44岁的陆宝法是村里公认的能人。2014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,第二年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,是大堰镇目前唯一一名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农村“领头雁”。上任后,陆宝法和村两委会班子把发展作为村里工作的主旋律。
陆宝法和其他村干部认为,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,谢界山的发展只能以乡村旅游为主。而谢界山的自然人文景观跟周边的村相比并不占优势,因此,该村借助大堰镇是宁波市首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的“东风”,谋划发展民宿、农家乐和农事休闲产业,致力将美丽风景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。
陆宝法认为,发展乡村旅游,基础设施是基础。如果游客来了,但村里没有公共厕所和停车场等设施,那么游客下次就不会再来。同时,美化环境也是谢界山全村村民的愿望。陆宝法上任后,和村干部商定,首先要解决村庄环境和硬件提升的问题。为此,村里千方百计筹集资金,先后修建了沟渠,拓宽了村道,给村溪砌石,基本拆除了露天粪坑,配备保洁员清理垃圾。2016年,罗蒙集团出资10万元,帮助该村设立了老年食堂。去年,该村投资40余万元建造了一座高标准的三星级公厕,并修建了村口休闲公园。此外,村里空置的一座危房经过修建,成了村文化礼堂,同时将文化礼堂的部分场所建成村旅游集散中心和酒庄体验区。
陆宝法和村干部非常重视古村的保护和修缮。在他们的宣传和发动下,村民非常理解和配合。近几年来,在宁波、奉化和大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村里有计划、分期分批对古树、古庙、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复。同时,加快了停车场、步行道、指示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,并着手挖掘、整理村史和文化内涵,不断提升文化品位。2016年,谢界山被命名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。
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基础设施的改善,加上陆宝法等村干部的招商推介,谢界山吸引了宁波等地有眼光、有实力的公司前来投资民宿,目前已有3家民宿正式签订协议,其中,宁波著名的民宿品牌“柿子红了”就是其中之一。“柿子红了”旗下的3家民宿“老柿林山居”“官驿湖居”“海防巢营”都是一房难求的宁波民宿网红店。该公司在谢界山外新屋上阊门投资的“燕来山田”是其第四家民宿。第一期投资300万余元,有7间客房,配有咖啡馆和游泳池,目前已基本完成装修,预计将在年底前开业。另外两家民宿计划于今年底和明年初动工建设。
此外,在大堰镇党委、政府和大堰商会的支持下,谢界山于今年11月成立博士团乡村服务中心,中心有吉林农业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等大学毕业的9位博士。陆宝法告诉记者,博士们以及他们组织的爱心人士将定期来到谢界山,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将用自身的智慧和资源,为谢界山筛选、对接、引进适合当地开展的产业类项目,为谢界山的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。
记者手记——山清水秀、环境优美是山区农村最大的资源和优势,但同时人才缺乏、资源制约也是阻碍乡村振兴的劣势和难题。广大山区农村如何从本村实际出发,积极克服劣势,主动发挥优势,从而真正将青山绿水转化成“金山银山”,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,谢界山这几年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。